在飽受躁鬱症困擾那幾年,我嘗試了很多方法讓自己健康。固定看醫生、從飲食下手,去過教堂,唸過佛經,也上過幾堂身心靈、神秘學的課。
簡易而言,就是用開放式的態度,去尋求心靈的平靜。而在出版社的工作,也讓我認識多位專業的身心靈老師。
不過身心靈這樣的東西太玄,葛妮絲派特洛弄個goop就被人罵翻天。
所以我不太在公開場合討論這件事,我覺得這是私事,我喜歡的事情,不需要大聲宣揚,我去上課時,也是不說話的那個人。
就是靜靜地在我的角落靜心、冥想,與自己對話,當然,偶爾會跟我信賴的老師討論事情。
這幾年身心靈有另一種變革,開始有一群人會把心靈成長跟發大財綁在一起。把心靈成長就會讓你一世好運畫上連結。
也不是不可以,只是我聽的時候就會有點出神,不是我喜歡的類型吧!而在這種時候我會安靜,甚至不讓對方知道我有接觸這類事情,因為就是明確的風格不同。
活到這年紀,覺得好壞就是跟生命成長週期一樣,萬物都有生老病死、季節變化,月圓月缺。人生本來就是由高低潮組成。
學習身心靈,是要讓自己在逆勢時順心,順勢時自在。去理解能量跟世界的運作,好好共處。身心靈,從來就不是什麼發達的產業,至少,在我看來是這樣。
再者,身心靈就我的認知是很龐雜的,人類圖、儀式、魔法,水晶、馬雅曆、薩滿、光課甚至動物溝通,那些東西不管你信或不信,坦白說就跟哈利波特書裡描述的一樣,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地方,而我也認識了一些朋友,他們很認真在他的世界裡專研這些。
就像講星座命盤的老師,就算略懂,也不會上台討論八字吧!
後來想想,這是我的老派罷了,也沒對錯可言,我活在一個認知術業有專攻的年代,我覺得分工跟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事情是重要也是迷人的。
不過或許這已經不合時宜,統包跟人生一路綠燈到底,順遂發達,才是而今的主流之道。
但我是沒有要改的啦(中年叛逆)。